蒋介石青年时期照片
蒋介石晚年时期照片
八﹒一三事变后,日军开始向上海大规模地集结部队。蒋介石在一次紧急会议上宣布,准备亲自去上海前沿阵地进行视察。当时参加会议的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建议:非常时期,出于安全考虑,委员长应当乘坐英国大使歇格森的车去上海。因为歇格森的车上覆盖着床单大小的英国国旗,日本人不敢轰炸。蒋介石表示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。
第二天一大早,英国大使那辆林肯轿车刚准备开往蒋介石官邸时,秘书接到蒋的侍从室打来的电话,说蒋有临时要事,不能同大使一起去上海了。其实,蒋介石并非有要事,而是觉得以一国之元首,为了避免敌机轰炸,竟然搭乘外国使馆的车赴战地视察,太有损国体和元首尊严了。就这样,那天英国大使便独自一人去往上海。没料到的是,车在无锡段时竟遭日机突然轰炸。歇格森大使身受重伤被送进医院。
事情已经很显然,日本人一定事先就获得了情报。问题是这样机密的情报,日本人是从什么渠道得到的呢?那次参加会议的都是国民党军政中枢要员。负责文字记录的则是蒋的贴身秘书陈布雷、汪精卫的秘书黄秋岳。
轰炸事件发生后不久,戴笠受命进行了各种严密的侦察。最后查出,出卖情报给日本人的,竟然是汪精卫的秘书黄秋岳父子俩。黄秋岳的儿子黄晟有个女舞伴,名叫廖雅权。她实际上是个日本特工,真名叫南造云子。黄秋岳得到情报,通常是交给其子黄晟,再由黄晟转给南造云子。如遇到非常紧急、重要的情报,黄秋岳就会将情报放入自己的礼帽中,到新街口附近的,一家外国人开的咖啡店里喝咖啡。他会信手将礼帽挂在衣帽钩上,而这里事先一定会有一顶相同的礼帽早就挂在边上。等到黄秋岳起身走人时,他会不动声色地戴上另一顶礼帽,整个情报的交送过程,就这样神出鬼没地完成了。
某日夜晚,戴笠下令,立即逮捕黄秋岳父子和南造云子。经过艰难地审讯,三人对轰炸事件和其他出卖情报的事供认不讳。黄秋岳父子没多久就被处决。南造云子后来却从监狱中神秘地逃跑了,成为一桩悬案。汪精卫公开投靠日本人之后,南造云子终于又露面……但这下她是死定了。1942年的某天,她被击毙在上海的霞飞路(今淮海路)上。
评论